![]() 此表里分针针数不针对有花样的衣衣,如果衣衣的前片的花样有麻花,后片是平针,那么前片的分针数要比后片多10针左右(12号针织的衣衣),其它的花样另行计算。
![]()
![]()
![]()
我发现这一课特别难教,原因是没有图例.各位看不明白的.可以提问,懂的朋友也请参与解释. 这件毛衣以女装中码作准.用10号针.大约费线1.20斤.全身用平针编织. 下图是领部加针方式. 技巧1:这种编织办法最大的好处是.你不用去学习分袖要留多少针.袖要织多长.全身以筒状编织.只要加减针明白要领,不用缝合每部分衣片. 技巧2:其中的减针与加针是采儿自己的编织方式.采儿就算在织普通的毛衣(在袖减针部分)也会采取这样的减针规则.各位如果不喜欢可以自行调整. 技巧3:在分襟处用了3针做分针两侧分别加针.各位可以用2/4/5/6/针做为分针数.并不需死定数字.它的作用只是为了美观.在上一例中就用到了10针分针数织的麻花.也是为了美观.各位可以将其替换成任何一例自己喜欢的花样做为分针花样. ![]() ![]() ![]() ![]() 领口往下织的斜插肩毛衣前领口拱起的处理方法以下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方法,不知论坛是否有过此类帖子,请大家指教!
从领口往下织的斜插肩毛衣身边的姐妹们总是反映会有前领口太高,低头时领不有突起,卡喉咙的现象,考虑了一下,发现从下往上织的毛衣前领口挑的针数是比后领口多的,但从上往下织的平均分成6部分,前后针数是一样的,虽然前领口是每次2或三针逐渐往前织,然后在一起挑起,围成圆形织,但是因为针数一样,所以还是会卡脖子。 自己琢磨了一下,总结了个方法,先贴上供大家参考,织了两件衣服,效果都挺好! 举例:种针数为1+24+2+48+2+24+2+{(16+8)+16+(16+8)}+1 (见A图) 其中的2为放针的筋,前1后1也是,织过的JM都知道,不多说,24为肩部,48为后领,前领也是48针,平均分为3部分每部分16针,每次往前多挑2针,16针正好分8次挑完,所以为每边多放了8针,(见B图) 往前挑领口时每次挑3针,回头织时第1针不变,2、3两针并成一阵,8次正好织完16+8针,左右两边相同,织完后把中间的16针一起挑起,围成圆圈,至于肩部每圈靠筋处放针等还是和老方法一样,这样虽然前面比后面多了16针,但全部织完是都并掉了,周长变大了,但到种针数未变。(见c图) 呵呵,不知讲明白了没有,也许此方法早有人帖过了,我也就多此一举,呵呵,不要见笑! 图示我用画图软件画的,很差劲,将就看啦! 如果起针针数不同,仍只要以6分为主,肩部各1分,领口前后2分,外加8针筋,只是前面针数平均分为3分,如36针,每份是12针,12除以2为6,也就是分6次挑完,所以左右两边各加6针,前领口就为12+6,12,12+6,共计48针,不能平均分业不要紧,差不多就行,反正把多出来的针数都并完就好。 记得并针时,左右两边的针要压得方向不同,看图吧!呵呵,说不清,不然不好看!(见D图) ![]() ![]() ![]() ![]() ![]() ![]() ![]() ![]() ![]() 毛衣是110针.先分成3份是36针余2针.那前片是37针,后片是37针,两个袖都是18针.因为是从袖的中间开始挑领窝所以要把后片的针调整到前片5针.后片是32针,前片是42针,再除去8针劲也就是后片是30针,前片是40针,两个袖都是16针了.你的线留在后片上.先从右肩开始织起,先织9针,不用加针的.然后反过来从右肩--后片--左肩(还是9针),其次左肩--加2针--后片--加2针--右肩--挑起2针,再从右肩--后片--左肩--挑起2针.如此往返的织.织到前片还有12--16针左右(1.5寸到左右)一并挑起.直接圈织就行了.织到你要的尺寸分针就行了.孩子一般5.5寸就行了
从上往下织织毛衣插肩一方法: 1、起头:男式细线型号216,14号针,160针,女式:136针,小孩:126针,婴儿:112针(宝宝线216的); 2、织双边或单边随意,织仿机领:(1)织下针加一针,用线绕在针上,此行织好针数是原来的一倍;(2)加针织上针,下针不织;(3)织下针上针不织,但不织上针时须将线绕一下,挑过上针再放下来;(4)重复第(2)、(3)二次;(5)将上针从后面挑过下针,针数恢复到领子针数; 3、将领圈的针数一分三,前后片各一份,二个袖子占一分,袖子再略少一点,防止袖子针数太多。放针筋的针数8针,男式:前后54针,袖子22针;女式:前后44针,袖子20针;小孩:前后42针,袖子17针。 4、织的顺序:前片织1针+筋2针+右袖+筋2针+后片+筋2针+左袖+筋2针+前片1针,从前片移二针(织领圈);针上有前片针数少4针。 5、反过去不放针织到前片再移二针织, 6、正面要放针了,二种方法:一种是小燕子放针,见图,另一种是平时的放针,在筋的两边分别放针。 7、领圈移到前片只余12-14针时圈织。 8、隔一行放8针,一般男式放到50次左右,女式42次,小孩35次(大小的)。婴儿28次。 9、二个袖子另外用线穿起来,腋下一次性放针12-14针圈织。 ![]() ![]() 领子织好后,从后片开始织,以蓝色毛衣为例,领子共是128针,减去4条茎8针,剩120针,前后各40针,袖子各20针,先织后片的40针,织到袖子的针数时,每次带上4针,然后往回织(就是织单片的方法,不是转圈织),织到另外一只袖子时,再带上4针,这样反复,直到把袖子的针数都带上。 这样织出的毛衣领窝更服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这是我织的剩下的最后4针
![]() 这是圈织好以后的领窝,是不是很漂亮? 这是我画的领窝往返针的示意图,画的不好,大家将就着看 ![]() ![]() ![]() 起头66针 ![]() 不加不减织一行下针 两边各加1针卷加针 ![]() 两边加针方法:2-1-1 2-2-1 2-3-1
从第3行开始在4根茎两边隔1行各挑加1针 ![]() ![]() 两边针数加完后,中间一次性加12针,然后圈织。 ![]() 加够肩膀高度或者说加够身子和袖子的总针数,开始分身子和袖子。这件毛衣加了23次
![]()
![]() ![]() 1、起头66针。具体分配: 1(边) 3(茎) 13(袖子) 3 (茎) 26(后片) 3 (茎) 13 (袖子) 3 (茎) 1(边) ![]() ![]() 引用---從領口織的拉克蘭袖套頭毛衣 固定公式 頭圍55公分x[0.8]=頸圍44公分 固定公式 44公分x[0.35]=15.4公分 领围针数*35%=前或后片领口针数 15.4x2=30.8公分[前後片尺寸] 44公分一30.8公分=13.2公分[2邊的袖子] 13.2÷2=6.6公分[1邊的袖子] 领围针数*15%=一只袖子领口针数 30.8÷2=15.4[前後片公分數 拉克蘭袖的决定於拉克蘭線 男生23公分.....24公分 婦女21公分.....22公分 (拉克兰线长——是偶理解的,此为斜线,偶肩窄,可介于17~21之间) 小孩15公分.....16公分 假設密度18針25段 15.4x18=28針 6.6x18=12針 28x2=56針 12x2=24針 所以共起80針 後記 x0.8是基本款頜圍会比較高 可以x0.9或以頭圍直接推算 相對的拉克蘭線就要縮短 這樣衣服才不会大太 徐少娘注:学习上文,我归纳一下:若10cm*10cm=18针*25行 领圈起针80针,分28针、12针、28针、12针形成四条拉克兰线 隔行加1针 这里引用了一段钻石的博客:http://cocobee99.blog.sohu.com/124688178.html 整件衣服我没有完全按照说明编织,在拉克兰线部份加了19次,网眼加针部份一次性加了26针。 并且把原版的中袖改成现在这样,夏天可以穿,春秋天里面穿件紧身长袖,又可以当背心,一衣两穿,偷懒有理~~~ 原版拉克兰线是1针,加针是在这1针的两边对称扭加针 对称扭加针如下图:在拉克兰线的两边扭的方向相反。 ![]()
![]()
![]()
![]()
![]()
![]()
![]()
![]()
![]()
![]()
![]()
|
新跟帖 (共1 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