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就编 时间:2019-05-22 16:44 阅读:19611 标签: 棒针基础 编织基础 编织小样
初体验编织的织友,又或有编织经验、但从未接触过本期主题知识点的织友,通常会遇到以下困惑:
1、为什么我都用教程的同样针、同样线了,织出来的大小还是与教程不一样?
2、每一针戳得都小心翼翼,唯恐尺寸不合适,刚起针,就忍不住拿起尺子量量,咦?为什么与教程不一样?
以上这两个小问号,有多少织友有?下面就来说说为什么:
首先,手工编织的织物,是“人”用“工具”将“线”编织后得来的,即:
人+工具+线=物
1、在使用相同工具与线的情况下,为什么织不出同样的作品?
结合上述列式,这里只有“人”是变量,每个人的手势松紧不同,技术熟练程度不同,编织出的织物自然不同:
松紧影响大小;
熟练影响效果。
示例:以下是使用同款线(云棉 50克/135米/团),不同松紧度织“20针20行”的样片区别
最紧的一片,10针是3.6厘米
居中的一片,10针是3.8厘米
最松的一片,10针是4厘米
以趣编织小哈衣材料包数据为例,
73码衣身最宽处是81针,尺寸是31厘米
如按以上样片松紧来织,它们分别得到的尺寸将会是:
10针=3.6厘米,推算81针=81×(3.6÷10)=29.16厘米
10针=3.8厘米,推算81针=81×(3.8÷10)=30.78厘米
10针=4.0厘米,推算81针=81×(4.0÷10)=32.40厘米
抛开织物效果等暂且不谈,尺寸差距就这样产生了……
2、刚起针或者刚织几行,测量的尺寸并非最终尺寸。
为何不是?下面以织20针20行的过程,底部放同样参照物为例:
起针,针目挤在一起时,占4个格子
起针,将针目拉开一些,占5个格子
织几行以后的,占6个多一些
织20行以后,占6个多接近7个格子
那么在“人+工具+线=物”这个列式中,工具、线相同的情况下,如何物同?或者说如何让物的尺寸尽量接近,就需要注意一点:编织的松紧度,即编织标准术语中的“编织密度”,关于编织密度的知识,就不再缀述,借基础资料供织友学习:
内容取自《简单明了最新版棒针编织基础》
虽然编织物也如同搭积木,是各种针法的堆砌,但它毕竟不是积木,在纯手工编织中,线形成的每一针,并不能被设置为固定大小。
当下丰富的编织资料已无需个人考虑设计,依教程仿作对尺寸有要求,编织密度的测量则非常有必要。不少织友会觉得它是一个“小麻烦”,但它却也是可以避免“大麻烦”,比织好发现尺寸不合适、又或织许多后因尺寸不合适拆掉要省事许多。
分享编织、普及标准化编织,破除口口相传的编织局限,那么本期介绍的这点小知识,你了解了吗?而希望编织更上一层楼,或者精进,掌握基础知识也是必不要少的一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