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毛线涂鸦已拆除 英女子为母鸡织毛衣 老人盼圆编织传承梦

作者: 时间:2015-11-29 18:43 阅读:24198 标签: 织毛衣 针织涂鸦 编织公益 编织传承


三个关于编织的故事,艺术与现实,创意与公益,爱好与传承。手工编织可大可小,可以仅仅是个人行为——一门兴趣爱好,也可以是为人类发展保留与传承一种文化,它存在于生活,也能在艺术领域分一杯羹,针与线的传奇,编织人生百态。



上海街头近日出现一批“网红”树,它位于黄浦区南昌路、巨鹿路第一小学门口。走红是因为它们穿上“穿”上了五彩缤纷的拼色毛衣,“19日晚,大概九点半,来了一群外国人为大树‘穿衣’。毛线都是织好的,他们来了之后就是一围,然后把两边缝好,四棵树用了差不多半小时时间。”马路对面一家鞋店的女店主目睹了大树“穿衣”的经过。

据“侬好上海”采访上海某国际幼儿园的外教,一位菲律宾姑娘Mae,Mae和一群来自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的朋友,平时会一起做一些可爱的手工制品,还有个工作室。这次南昌路梧桐树上的毛衣,她们整整织了一个月,然后又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去给大树“穿上”。Mae说,她们去年在英国伦敦也给大树织过毛衣,感觉很有创意,但在中国还没见到过,所以就在上海作了尝试,姑娘们感觉蛮兴奋的。

7-1.jpg

这种创意针织艺术形式有一个名字叫“针织涂鸦”,对编织圈的很多织友来说已不再陌生,不过可以亲眼目睹或亲身参与,感觉还是不同的,而它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时,像所有出现的事物一样充满多种声音:

有人赞赏“有爱心”,“这么冷的天气,让梧桐树穿上线衣,暖暖的,树木也不怕过冬了!”

梧桐树“穿”毛衣能防寒保暖吗?上海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王玉勤说:“没这个必要!”并且笑言,给梧桐树“穿”毛衣,没必要过多解读,大家觉得“乐一乐”就行。

一位70多岁的阿姨说,她和邻居们很纳闷,从没见过梧桐树冬天要保暖,不知道这次给它们“穿”线衣究竟是为什么。

有人为这一行为创意叫好,脑补这样的场面:“如果全市的梧桐树都穿上漂亮的线衣,那是多好的风景!”

一名男老师建议:这个创意给孩子做兴趣课不错。

7-2.png

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不在树木上乱刻乱画,不破坏树木、影响其生长,他们并不反对,“穿毛衣”是一种不错的城市创意,于是并没有拆除,然而25日上午,这些“毛衣”还是被相关管理部门“脱下”了,黄浦区绿化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首先,“穿毛衣”的梧桐树与周边景观不协调;其次,这些行道树即将修剪,毛衣可能对修剪产生影响。令管理部门更担心的是,此举若产生仿效效应,会增加管理难度,“如果个人或者组织要对行道树开展行为艺术,必须事先告知管理部门,征得同意后再进行。”此外,行道树保持自然状态是最好的。

毛衣被“脱”去后,市民大都表达了一丝遗憾:“这本身是一种友善的行为艺术,在没有影响周边环境及路人的情况下,城市管理应多一些灵活与包容。”

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娄永琪认为,上海已经被联合国授予“设计之都”称号,作为设计之都,就应该对创意设计有一定宽容度,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真正好的创意设计,“创意只要没有影响到居民生活、影响到城市有序运行的根本问题,我们都应该持一定宽容度。”




7-4.jpg

据外媒报道,英国一对母女连续6个月为饲养场的母鸡精心织毛衣,并将其所得全部用于资助南非身患艾滋病的孤儿,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25岁的英国女子尼古拉·康登和母亲近半年来都在忙于织毛衣,为冬天作准备。然而她们并非为了人们而织,而是为了家里养的一群鸡。据悉,饲养场的母鸡终其一生都会生活在狭窄的笼子里,最大限度地生产下蛋,直到牠们再也生不出来。这些母鸡因为环境恶劣加上必须不停生产,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会自行啄掉身上的羽毛。这些母鸡在退休或被救出后,身上羽毛不够可能会造成冬天难以御寒,严重可能冻死,为改善此情况,她们便从5月起为母鸡织毛衣,康登说:“这些母鸡很喜欢穿毛衣,因此很容易就能把毛衣套它们身上。看到它们不再寒冷,我也很高兴。”

目前正在攻读动物保护科学学位的康登表示,它们其实并不会一直穿着毛衣,但只要她在旁边就至少会穿着几个小时。各色图案的毛衣让康登觉得很有趣,同时也容易辨认这些鸡,她会根据小鸡的羽毛颜色。为其搭配相应的套头衫。目前世界各地有许多毛衣订单,不过康登说不会藉此营利,将会把钱捐给南非的艾滋病孤儿院。

7-3.jpg



家住山东潍坊市民生街社区的76岁老人李啟馥,坚持手工针钩编织已经70余年,面对针钩编织技艺的现状,李啟馥老人最大的梦想就是将这门技艺继续传承下去。

7-5.jpg

在李啟馥老人三岁的时候,看到妈妈做钩针编织感觉很好玩,于是自己也学了起来。起初,她只是用钩小辫、钩平针、钩短针等比较简单的手法做一些棉鞋、枕头、腰带等用品。后来在黑龙江省密山小学读书时上小学时,一位同学的妈妈是俄罗斯华侨,钩针编织技术一流,于是跟着学习了平面图案延伸“横平竖直”的原则,“这是钩针编织技术中比较重要的一招,能够保证作品的平整”。1955年,抗美援朝时代,李啟馥在黑龙江的志愿军伤员康复医院见到一位朝鲜医护人员钩织的“梅花”很好看,就主动学习这一手法,这手法她大半生都在用。这个时候,她已经可以帮邻居待嫁的姐姐做嫁妆。李啟馥说,初中、高中学习的三角、几何,以及大学学的机械制造工艺都对钩针编织中设计图案有很大的帮助。李啟馥在大学毕业之后,便分配到潍坊工作,工作之余,只要见到好的图案和样品就自己动手钩织。1995年,退休后的李啟馥有了更多的时间研究钩针编织技术。李啟馥始终认为,以前的作品虽然精致,却还是老一套的工艺,如何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新,这让她陷入了沉思。后来,李啟馥接触了十字绣,在学习十字绣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发现可以用方格表做为钩针编织的平面图,极大的节省了构图的时间。1997年的时候,李啟馥因病导致高位截瘫,经过多方治疗以后,出行也只能依靠轮椅。为恢复上肢功能,李啟馥的女儿给她买了大量大量的线,继续练习钩针编织。在这期间,李啟馥在普通的床罩、窗帘、沙发巾、披肩、钢琴罩等钩针编织作品的基础上,又创新出了床垫、壁画等作品的织法。随着机器编织的兴起,近年来手工编织开始逐渐衰落。“以前的时候,手工钩针编织技术非常普遍,有不少人都靠此为生。现在还坚持这门技艺的人已经很少了,而且大部分是六十岁以上的人,年轻人基本上不接触它,马上就面临着失传了。”李啟馥说。

李啟馥表示,这个技艺就是一根线、一根钩针,加上有耐心并持之以恒就可以见成绩。只要有想学习这门技艺的人,她都愿意免费教授。目前李啟馥已经免费收了6个徒弟,年龄最小的31岁,最大的70岁。但是李啟馥也意识到,在传承方面仅靠这种“口口相传”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传承势必影响这门技艺的发展,她希望更多人能学到这门技艺。为此,她整理了钩针编织技术的材料,准备提报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于此同时,李啟馥还计划根据多年的经验编写钩针编织的教材进行发行,并计划在中小学进行课外钩针编织技术教学。

相关文章

相关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