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就编 时间:2015-06-16 15:30 阅读:18915 标签:
SHOKAY,藏语“牦牛绒”之意,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开发牦牛绒精品的纺织品品牌,旨在营造“既具有异域风情又具有社会责任的奢侈风尚”。它是由来自台湾毕业于哈佛大学的乔琬珊与伙伴苏芷君于2006年创建。目前SHOKAY的织品出口到中国台湾和香港、日本、美国、欧洲,在全球拥有100多家门店,特色产品包含帽子,围巾,手套,披肩,和其他礼品。
留学期间首度接触到社会企业的概念,乔琬珊深受启发,创办社会企业的想法在心中萌芽,“我相信若能将所学的商业理论,以一种对社会有影响力的方式付诸实践,未来将具有高度发展潜力。”(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不是纯粹的企业,亦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社会企业透过商业手法运作,赚取利润用以贡献社会。它们所得盈余用于扶助弱势社群、促进小区发展及社会企业本身的投资。它们重视社会价值,多于追求最大的企业盈利。)
当她们在去中国云南旅行时,发现了牦牛牧民的居住区,成立Shokay的想法也由此萌发。经过研究后发现,全世界有90%的牦牛在中国境内,是藏民赖以维生的高原之宝,也是财富的象征,虽然家庭平均都有驯养20~30只牦牛,但他们仍只靠捡草药、蘑菇赚取微薄收入、生活贫困,而质地可媲美羊绒克什米尔的牦牛绒,却因为缺乏产业链,不是被贱价出售就是被当成仿羊绒制品,无法具体产生价值。
在思考如何“转废为金”,透过牦牛绒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效益,她们着手制定了一份打造牦牛绒产业的商业计划书,在2006年哈佛大学创业大赛中一举获得社会公益组冠军。
年底两人带着奖金深入青藏高原,以藏语牦牛绒的发音为名创办“Shokay”,做为实践公益目标和商业理念的起点。
从无到有打造一个产业链并不容易。初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黑马河,乔琬珊挨家挨户走访,教导居民如何辨识、梳理牦牛上的细绒,打破只能在市场上贱卖的限制,由Shokay直接收购的牦牛绒价格,就足足提高藏民20%~30%的收入。同时,SHOKAY通过实地考察了解黑马河的医疗资源非常缺乏,2010和2012年在黑马河组织了妇女健康培训和提供了300余人的藏医义诊服务,SHOKAY 已经成为社会企业代表性的经典案例。
“我们教当地妇女用不同于传统的方法纺织牦牛绒线,这不仅能增加产量,也能给她们带来更多收入。”
——Shokay创意总监基娜·弗莱彻(Keena Fletcher)
“永续、规模化是我们的主要课题,除了不断提升产品的多样性及价值,我们也致力打开牦牛绒在时尚界的能见度!”近年来进一步开发牦牛绒与棉及竹纤维等材质的混纺技术,让原来冬季限定的牦牛绒也能跃上夏季时尚,同时亦与全球知名厂商及设计师合作,多方推广市场上对牦牛绒这个全新材质的认识及接受度。
乔琬珊一直不断摸索Shokay的品牌价值与市场定位,这两年乔琬珊逐步拉高视野,以“具有社会意识的纺织品品牌”打造企业,从艺术、文化的角度切入,创造与消费者更多的连结与互动。
踏入一无所知的纺织业,才发现有更多技术上的问题待克服,牦牛绒纤维短难以纺纱、原棕褐色的绒毛不易染色,尽管当时整体产业技术尚未成熟,两人仍坚持投入研发做出高质感的牦牛绒织品。
2007年夏天对于SHOKAY而言是一个难忘的季节。SHOKAY原本只打算生产牦牛绒纱线,但经过半年多的经营,他们发现由于没有纺织时尚的背景,在纱线的销售上非常困难,即使是编织爱好者,没有现成的编织图案,很难勾起他们购买纱线的冲动。他们意识到,喜欢DIY的人毕竟还是小众,索性做成产品卖会吸引更多人。那个夏天,SHOKAY尝试性地做了家饰、儿童玩具、成人配件等各种手编产品,然后通过美国的一个展销会去尝试市场的接受度。也正是在那个夏天,SHOKAY在青海设立了收购牛绒的基地,委托当地的畜牧局培育牧民如何收购最好的牦牛绒,与此同时,他们在上海崇明建立了手工编制团队。
有了生产线,聘请了设计师,SHOKAY开始用自己的牦牛绒纱线做手工编织成品,包括围巾、饰品和女装成衣。海外市场是SHOKAY早期的主力市场。“起初我们对国内消费者的喜好摸不透,但对海外市场比较熟悉,当时做的市场调查也都是国外样本,而且语言跟理念互通。”很快,SHOKAY的产品进入了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高质量的牦牛绒产品获得海外消费者的认可。这令乔琬珊信心倍增。
2008年4月,SHOKAY在田子坊开设了一家零售店。当时他们只是想为办公室找个新地方,并不是纯粹为了开店。当时田子坊还没有声名远播,人也不多,但有一股创意气息,于是便选择了这里。“在日本、德国我们也都有经销商,是通过他们的零售店我们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哪些东西比较受欢迎。”开零售店了可以跟消费者有第一时间的接触,他们想只这个店不赔钱,把它当做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测试大家对产品的认可度目的就达到了。巧的是,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田子坊的人气旺了起来。用乔琬珊的话说,那时候那一区只有SHOKAY一家在卖围巾,现在整条街都在卖围巾。
从2006年开始,2007年trade show,到2008年开店,SHOKAY的发展速度不紧不慢,每年能够保持5%到10%的平稳增长。“从2008年到2012年这段时间,我们便进入了一个摸索期,摸索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产品类型以及整个供应链,努力提高产品的质感。”
2009年,SHOKAY参加了Cartier举办的女性创业比赛并获得了亚洲区决赛的winner,虽然最终未能获得全球总决赛的名次,但这次比赛令乔琬珊受益匪浅。关于SHOKAY要做的“luxury fashion”,Cartier给出了尖锐而受用的意见。“欧洲luxury品牌不只是定价贵,它真的每一针每一线都不计成本不计代价,用百年的工夫去研究最好的方式去制作,这个才是luxury(奢侈)。”乔琬珊坦言当时对于Cartier CEO所提出的意见并不理解,但如今SHOKAY的改变很多都源于他当时的建议。
2013年刚过去一半,SHOKAY又经历了几次值得纪念的“大事件”,除了赢得电视创业比赛的冠军,他们还搬进了新的办公室、品牌定位和产品线做了调整,几场大型活动蓄势待发。SHOKAY的新办公室位于普陀区的一个创意园区,这里汇集了不少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工作室。如今的SHOKAY依然是一支小团队,包括3名设计师、两名市场人员,两名海外销售人员以及客服、行政、采购等人员,总共20位员工。
“我们以前的office是跟仓库是分开的,以前没有showroom,没有打样间,我以前也没有办公室。”这些在SHOKAY的新办公室里一应俱全, 而且成为了SHOKAY 设计与研发中心。
新办公室所在的园区属于上海纺织集团下属,它的未来被规划为“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乔琬珊选择这里的一大原因是希望可能跟更多的设计师交流,SHOKAY也希望更accept into fashion world。“我们以前的dialogue都是跟社会企业,接触了很多案例,这个可以提高我们的理念,但这和提升企业的成长不是同一件事。其实我们真正跟上海时尚界有比较密切交流是去年十月,在上海时装周有个网络平台叫‘摩登客’,它做了一个专场show,我们的产品也在上面展出。”乔琬珊笑言因为不是上海人,这座城市的很多资源他们都没有很好地挖掘,比如如何去跟时尚接轨,如何向政府申请文化产业、青年创业的专项补助,今后他们会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在获得电视创业比赛的冠军后,不少风险投资找上了SHOKAY。把牦牛绒市场做大当然是乔琬珊的愿景,但扩张并不是SHOKAY眼下最关注的事情。“今年我们在整合,在做repositioning,我们以前在自我介绍时会说SHOKAY是社会企业,但是现在我们会说自己是‘可持续时尚品牌’。”
乔琬珊说,如今SHOKAY所提出的“可持续时尚”就像7年前的“社会企业”,在中国几乎就是空白。但如果在google上去搜“sustainable fashion”,就有很多内容。据了解,在纽约以及伦敦时装周开设sustainable fashion专场,供独立设计师、设计学院学生用不同方式去设计并展示。所谓的可持续时尚是指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或是环境的可持续。
“关心社会企业的人基本上是关心慈善的人,他们也许会非常认同我们的理念,但是不一定会消费,他们可能不太去恒隆广场逛街,平常不太会买羊绒产品,他们并不是SHOKAY的目标人群。可持续时尚的拥趸首先是关心fashion的人,他们觉得时尚里面也可以do good,可以产生正面影响。我刚刚提到SHOKAY一直在寻找本身的定位,之前我们说SHOKAY是社会企业,也是时尚品牌,但实际上我们跟fashion放在一起的时候,人家可能觉得我们是慈善,跟慈善放在一起的时候,人家觉得我们太商业化。现在我们的‘可持续时尚’自身定位就是时尚,但是跟时尚的不同在可持续这个部分。”当SHOKAY在塑造牦牛绒产业链、从藏区收购牛绒的时候,SHOKAY塑造了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可持续性。
乔琬珊说,这就是一个30岁的女人在经过各种尝试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
SHOKAY最初的产品是以配件为主,因为配件不需要很多种尺寸,这对于同一产品在不同市场的销售就不存在壁垒。如果是衣服的话,就需要照顾不同市场消费者的体型特征进行设计和生产。这样不仅增加成本,也容易引发库存积压的现象。随着市场从无到有被慢慢培养起来,SHOKAY把产品线逐渐拓展到成衣。
“我们现在想到基本款,首先就会想到UNIQLO,但UNIQLO没有最高级的针织基本款,目前国内高级的针织基本款我们能想到的是恒源祥、鄂尔多斯,但他们的款式和设计也比较老派了。我们可以填补这个空白,做高级的针织基本款。”
乔琬珊说,现在人们在讲到“社会企业”时很容易会提及SHOKAY,她也希望今后人们在讨论“可持续时尚”时同样可以想到SHOKAY。“中国人对时尚的敏感度只会一一提高,所以我希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留下SHOKAY的脚印。”
乔琬珊(CarolChyau),1982年生于美国,7岁时跟随父亲到台湾,2004年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主修国际发展,拥有公共管理硕士–国际发展学位(MPA/ID)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与沃顿商学院的亨斯迈国际商业双学位。
求学期间,乔琬珊第一次接触到了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这是一个典型并且成功的社会企业,它为穷人提供小额贷款,是一种成熟的扶贫金融模式。2006年,格莱珉银行及其创始人尤努斯一起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用商业模式解决社会问题帮助有困难的人,这令乔琬珊激动不已,正是从这时开始,创办一家社会企业的想法便悄悄在她心中发芽。因为家庭的传统,乔琬珊从小就接触了慈善。在学校读书时,她就是各种公益慈善活动的积极组织者。她说自己很幸运,从小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理所当然应该去帮助别人。
SHOKAY品牌的诞生带动了整个牦牛绒产业的发展。Carol先后获得了哈佛商学院创业大赛社会企业头奖,欧洲Business in Development 商业大赛头奖,“EchoingGreen院士”的称号,2009年度Cartier女性创业家亚洲区决赛选手的资格,和2012年福布斯杂志中国的30名30岁以下创业者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