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内蒙编织人讲述织毛衣的故事

作者:王俊 时间:2014-12-04 01:27 阅读:15405 标签: 编织故事

一件看上去挺土的毛衣,伴随了我好几个年头。这事已过去近50年了,还像发生在昨天似的。

这件毛衣是二姐夫花了几天时间给我织的,所用毛线是父亲用自家的羊毛捻的。毛衣织好后,我到供销社买了蓝色的染毛线颜料,倒在铁锅里按比例加水,然后烧开,将毛衣放入锅里边煮边翻动。煮了一段时间后,让水自然冷却,然后捞起毛衣,再用清水洗去浮色,这些是我亲力而为。可能是煮的时间不够,颜色蓝中泛白很不均匀。尽管这样我也十分喜欢,因为终于实现了我有毛衣穿的愿望。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家乡刚刚兴起穿毛衣、毛裤的潮流,上西河(今属察右中旗广益隆镇)的人们也不甘落后,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一潮流之中。供销社有现成的毛衣卖,可没人舍得花钱去追时髦。因而被人们称为“织毛衣”的热潮,也随之兴起。就是用自己家的羊毛,自己捻线,自己编织,自己染色。

织毛线用的棒针,有竹子的,多数是钢的。而织毛衣的全是清一色的男性,又以中年人较多,他们手拿棒针和毛线飞针走线,给织品加针、减针,运用自如,是当时家乡的一道“风景”。

女人没有织毛线的,可能源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场收结束后,妇女们结束了农田劳作,但一家人的衣服、被褥、鞋子等,或新做或拆洗浆缝,都是女人的事情。除此之外还要喂猪喂鸡、做饭等,十分繁忙。小伙子们大多搞农田水利建设,而精力充沛的大男人们就相对轻松些,于是他们就“披挂上阵”织起了毛衣,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捻羊毛的工具大体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形似橘子的扁圆木头的扁平面中心打一穿透的小孔,把筷子或粗铁丝插入孔中,在另一头加工一倒钩,用于固定毛线,这种工具叫线陀。还有一种是将线陀扁圆形木头换成一直径不到一寸、长约五六寸的木棒或一根猪羊小腿骨头。筷子或粗铁丝插入棒的横向中间位置,这种工具叫“拨吊”。前一种一般女人用,捻的毛线绕在杆子上。后一种一般是男人用,捻的毛线绕在木棒或骨头上。毛线多了,将其绕下来绕成毛线团。

传说,这是我国中原地区夏代以前就有的纺线工具,结构虽简单,但已具有近代织机上纱锭的功能,不得不佩服祖先的聪明才智。

捻毛线的基本是老人。他们用手撕拉一团羊毛并转动捻线工具,就捻成一段细细的毛线,游刃有余,速度极快。一根毛线是不能编织的,还要把毛线并起来,一般是三股并一线。

有时也直接用羊毛编织的,我就用此方法给自己织过毛袜。这种织法省去了捻毛线的功夫,毛织品穿着也柔软舒适,只是不够结实,也欠美观。

织毛线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有时要将不合格的部分拆了重新编织,特别是初织者,拆了织,织了拆,反反复复是常有的事。

较上档次的毛衣是先将毛线染好后再编织,颜色就十分均匀亮丽。但是,染毛线时,要把毛线的量控制好,多了用不了,少了不够用;再次,如此染毛线会产生色差。

曾经风风火火十几年的织毛衣热潮,不知什么时候渐渐地冷了下来,没有了声息。现在不少人已经把它忘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