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穿越百年,世界各国刺绣编织工艺大全

作者:爱就编 时间:2014-06-02 12:48 阅读:27841 标签: 手工

        最原始与最文明的种群对于手工艺及手工艺人都心怀敬畏这是传统,是后工业化时代对于人文精神的珍重与反思,也是需要付出时间及情感的真正奢侈之物。当它变成了世上最富有诗意的时装系列,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华服美饰,便精雕细琢地仿佛从百年前的旧地穿越而来,将源远的古老文化和悠久的手工艺传统交织并融。

     手工艺说到底,其实是天地之间最自然不过的生产活动。只可惜,如今的世界对速度和便利性的需求经不起时间与品质的拖累,一种近乎粗鄙的工业化审美观传播开来,手工艺成为首当其冲的牺牲品。我们不由心怀忧虑: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我们在那样的文明下回望,却要扼腕叹息手工艺明珠失落殆尽。实际上,关于手工艺衰败、保留、传承的探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所以这一现象的危机及严肃性被意识和提及后,每每总会引发不大不小的讨论,传统手工艺还能活多久?我们该如何拯救手工艺?这就跟传统艺术的继承一脉相承,毕竟这类手工艺毫无疑问已经算是艺术文化一类的范畴了,而且也总是发迹于某一文化。

伦敦·萨维尔街裁缝

  挺拔合身、低调考究的西服装束一直是英国绅士最标准的形象,也是英伦文化使然的标志,伦敦的萨维尔街是最高级裁缝的代表,以及欧洲男性定制文化的代表。据说,萨维尔街上那些身怀绝技的裁剪大师们仅凭一根卷尺和敏锐的直觉便能对客人的身材、气质和要求作出判断,做出的衣服更是巧夺天工、独一无二。当然所花费的手工制作时间平均也需要52个小时,中间还要经过3次试穿,从下单到交货起码3个月。因此,每件萨维尔街男装都是集解剖学和艺术智慧于一体的手工艺品。这也是对传统手工艺和服饰文化的尊崇与秉承。

印度·Phulkari刺绣

  始于16世纪的迷人工艺Phulkari刺绣是印度传统服饰文化中保留下来的精湛手工艺所呈现出的民族精华,被印度人民视为国粹艺术。它不仅被用于制造纱丽及婚纱,也可常见于头巾、围巾、手帕等。Phulkari刺绣又被称为如花般工艺,是通过以艺术的方式小布织补针,且由于制造的工艺复杂,几近失传。但如今这一传统手工艺却变身为许多设计师创意的灵感源,宝莱坞也借鉴了Phulkari刺绣这一艺术形式,电影《Jab We Met》中用五彩的Phulkari刺绣和金片设计而成的惊艳华服便是出自知名宝莱坞设计师Manish Malhotra之手,传统与现代的搭配效果非凡。

俄罗斯·沃洛格蕾丝


  闻名于世的沃洛格蕾丝(vologda lace)是产自沃洛格达州一带的一种传统手工蕾丝工艺,由当地及周边地区妇女在特制的小木轴上手工纺织制作。这一手工艺最早出现于19世纪初,在透孔细纱上织绣出流畅、连贯的花纹,花纹图案以花草、禽鸟、雪花等为主,工艺繁复,耗时长,是俄罗斯蕾丝的代名词,也是现今时装元素的重角色。

京都·西阵织


  得名于京都西北部的丝织物生产中心 “西阵”的“西阵织”,是日本制作传统高级和服布料的主要方法之一,华丽的织布手法和可以将纸、金属线等各种材料混入布料是其最大卖点。虽其客户名单上曾有日本几代天皇及家人及德川家族,却只是市场需求的塔尖,难免面临关门危机。幸2011年年底获日本设计师三原康裕邀制作以迷彩为底加织日本图案的布料以用于巴黎时装周系列设计中,大放异彩。

苏州·缂丝

  中国的传统服饰手工艺中以缂丝为最,并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至高美誉。缂丝工艺极为精湛,仅一方巾大小的上等作品,就包含上千种渐进色,需高级技师耗费数月的时间方可完工,且价值连城。但无奈缂丝曾为圈养深宫的皇家御用珍品,一度无人后继;后又因市场单一狭小,险些走投无路。NE.TIGER总设计师张志峰在TIGER2009“国色天香华服大典”高级定制华服发布会上展示的华服系列将缂丝工艺运用其中,用以描绘国花牡丹。每一套精工细作的华服上,都凝聚着华夏文明的璀璨,以高级定制服装与传统手工艺的完美结合令缂丝展开新的传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