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羊绒衫还会起球吗 如何解决羊绒衫起球问题

作者: 时间:2011-06-17 01:12 阅读:12502 标签: 羊绒衫 羊绒衫起球

     随着冬的气息越来越浓烈,人们对羊绒的眷恋也就越来越真切。但一方面,羊绒的柔、暖、滑、润给了人们冬日里更多的滋润;另一方面,起球、护理等问题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尤其是羊绒的起球问题,“羊绒起球”和“羊绒不起球”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总是让人们无所适从。


  那么,奢侈高贵的羊绒,究竟该不该起球呢?如果起球,球是如何产生的?如果起球不可避免,那么起球到什么程度才是消费者可接受的,评价起球的标准又是什么?只有这一系列问题顺利解开,相信才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享受羊绒。
  羊绒衫在中国加工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在国外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其实无论在中国还是国外,羊绒起毛、起球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整个羊绒行业,仍然是业界内的一个国际性难题。羊绒衫起毛、起球问题的产生,与山羊绒纤维的特性有关,同时与原料的质量、纺纱、编织和后整理工艺有关。
  羊绒的纤维比较柔软、卷曲较多、弹性丰富,在消费者穿着过程中,暴露在外面的山羊绒纤维容易受到摩擦纠结在一起,从而形成小球。羊绒起球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在羊绒衫加工过程中要经过一个重要工序就是缩绒整理。经过这一整理后,纤维伸出织物表面相互纠结,经过穿着过程的摩擦后,更易形成松散纤维团,然后纠结成球。另一方面,由于羊绒纤维是动物纤维,其中有一部分是比较短的纤维,它们很容易游离到纱线的外层并经摩擦纠结成球。羊绒纤维强力低,随着摩擦次数的增加,纤维发生断裂,形成许多断裂端头,增大了成球数量。
  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多年来行业内不断地进行着技术研究和攻关工作。就原料品质而言,相同纤维细度的山羊绒,其长度越长,越不易起球。在羊绒衫的加工过程中,所有工艺的制定都要充分考虑如何权衡手感和起毛、起球的关系,目标是既要保持羊绒衫要具有柔软的手感又要尽可能不起毛、起球,而在生产实际中良好的手感与不起毛、起球又是相互矛盾的。简单地讲,纺纱时,捻度过大可以降低起球,但是手感会变僵硬;编织时密度过大,手感会也变僵硬;后整理时,缩绒时间太短,绒面出不来,起球会改善,但是手感不好,体现不出羊绒衫的柔软和舒适的优良特性。因此,最佳工艺参数的确立,会有效地改善起毛、起球状况,但不会彻底根除。
  目前,如何评价羊绒衫的起毛、起球,我国有《FZ/T 73009—2009 羊绒针织品》纺织行业标准,其明确规定了起球级数要在3.0级以上才符合上市要求(起球级数分为5级,1级最差,5级最好是基本不起球),只有达到这样的标准,企业才能将产品挂上合格品的标识出厂销售,这是消费者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但是,在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起毛、起球试验方法标准,各国的标准不统一,评价结果也就相差更大了。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