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百年老织机,30岁不到的这位小伙子竟创了一个成功的面料品牌

作者:边界人城 时间:2016-11-10 12:42 阅读:19593 标签: 羊毛 手工编织 织物 纺织机

2011年,还不满30岁的丹尼尔(Daniel Harris)创了一个家公司〝伦敦面料(London Cloth Company)〞。

伦敦织物公司是这个城市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微型织物作坊’,这里主攻生产用英国羊毛编织的织物,而这些羊毛的出处则是可以追溯到具体羊群身上的。所有羊毛的编织完全依赖于古董织布机——这些在工业革命早期并不罕见的机器。踏入东伦敦织坊,你会被一阵几代以来都未曾改变的“噼啪噼啪”声笼罩,监视着这一切的是织坊的创办人Daniel Harris, 而他形容这个技艺为:最唾手可得的现实魔法。

然而一切只是源于他买了一部1924年的古董纺织机。

在艺术学校学了一些缝纫技巧的丹尼尔,毕业后靠这些缝制手工,替一些广告公司、时装业打零工赚取生活费。

2010年的一个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丹尼尔在威尔士乡村的一个老榖仓中发现了一台老旧黑色的织布机,这家主人对丹尼尔说:〝你要不要这部织布机,便宜卖给你,因为如果你不要,我们就要拆解成零件卖给回收商了。〞

丹尼尔说:这可是一部1924年hattersley 织机呢。不忍心被拆解的丹尼尔于是买了下来。

从没有学过如何织布的丹尼尔,并不知道如何使用这部老织机,但是基于爱护这个美丽的古董织机,他花许多时间把零件一一拆解下来。“编织是相当枯燥的,但我喜欢所有重复和单调的东西”,Harris说,“我是一个天性爱沉迷的人。 我18岁的时候开始缝纫,那时一个96岁的女士(我们都管她叫神奇的格蕾丝)给我一个残破的手动缝纫机,于是我便做了生平第一件裤子——惨不忍睹简直,但我真心喜爱这些机器。当Corby的工厂倒闭的时候我会去那里挑选一些想要的型号,我曾经拥有起码10台那样的机器。”

“如果要做缝纫的话,我会想要制作属于自己的布料。然后很快地我便发现,如果弄个现代织布机的话,我将永远都没可能弄清它们是如何运作的,而且他们还很贵。所以我便开始去找一些有点年头的机器。我在一个星期内问了二十个人,然后终于在古旧的Hatterley找到了!物主是在八十年代购入这个机器的,然后就一直搁置在谷仓里直到现在。我得到消息后马上赶到那里,把机器用布盖住保护好,然后在两周后开了辆货车去接了它回家。”

他把生锈的部份磨去、把断了的皮带换新,将电源重新街上,一点一点的丹尼尔透过重组,了解了这部机器的性能。接下来他更学会织布,一年后,丹尼尔又收购另外两个织机,然后持续的,丹尼尔一直收藏老织机,至今已经有41吨的织机,有的织机甚至可溯及1870年代。

“但当机器被运回伦敦的时候,我意识到尽管门是够大的,但是我忘了把一个九十度的转角算进去了,所以便只能在过道里把机器彻底地给拆了,再搬到屋里重新组合起来。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我把它清理干净,然后便终于能够开始第一次的编织了。此外,我还花了接下来的一整年时间去尝试了解和明白它的详细构造。

受到来自新西兰、澳洲进口羊毛的影响,英国的羊毛工业受到严重打击。一脸稚气的丹尼尔充满了理想,他不只是抢救那些老的织机,为了保障英国的羊毛工业,丹尼尔坚持采用英伦三岛的羊毛呢,这些本地产,纯天然未经染色的面料受到许多客户的欢迎。

從2011年创立了这家用老织机织布的面料公司,透过脸书的传播渠道,引来许多杂志媒体的报导,丹尼尔迅速红了。他将工厂搬入了一老的空军机库中,这里放入了他所收藏大量的老织机,受到工业革命影响,被人类所遗忘的老织机,在丹尼尔的抢救下,不仅恢复了光彩,并开始不停止的生产那些令人怀念的面料。

“我一般会买纱或羊毛来捻线,最近我走遍了所有的伦敦农场去寻找羊毛,这些地方包括:Hackney, Stepney, Spitalfield, Greenwich, Kentish Town和Mudchute.

“第一步是把羊毛绕到卷线轴上,按照图案编排好正确的顺序,然后再把它们穿到整经机(Warping Mill)上. 整经机是一个看起来像大号仓鼠跑轮的玩意,是用来把羊毛缠绕成份的。一旦这部分完成了,你便开始手工打结,这些结的数量在1400-2500之间,是用来连接新和旧的经纱的。经纱指得是形成织物长度的线,而纬纱就是从左到右的宽度。”

“最后,你通过把所有的结穿过编织机而得到图案链,但由于这些编织机不是电脑编码的,所以你还要做一个系列的”小板套“来告诉机器要如何运行。整个过程其实就是一系列的经纱来回在编织机上的拉伸动作。一旦编织机设置好了,18秒内,你就会得到一段大于一英寸的布料,接下来就不断地重复便好了。”

“当我购入第二个编织机的时候,我开始建立一个叫”那些真正的老男孩“的网络。有个叫Ivan的家伙从15岁便开始编织了,他现在大约80岁吧。John是一个住在苏格兰的织布匠,我认识三个叫John和一个叫Bill的织布匠。有个叫Richard Martin的伙计曾经说过,“你听说过有个在伦敦的傻瓜生活在一堆机器里吗?!”-这个人应该说的就是我!但在这里面最重要的人物是Alan Bush,可惜他去年去世了。 他有一个和我一样的织布机,我们有着不下千次的邮件来往。有关织布的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成为一个织布人。但是我所知道的最年轻的织布匠已经五十岁了,在十年内所有的在南威尔士的织布人都会度过他们的退休年龄。当他们走了的时候,所有东西都消逝了,而这些技艺也会随之消失。“


相关文章